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高中状元心得
从30多分到高考数学149分,天知道这个女生经历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3日
信息来源:家有考生
分享:

数学考试是很多人的噩梦,可如果战胜了数学,大学的大门将为你打开!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一位粉丝的经历和数学学习经验:

上高二第一次空间几何体考试,她仅得了30多分,紧张到痛经被抬进了医务室。

2007年高考,她逆袭成功,数学考出了149分的高分。

想知道她是如何成功的,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给正备战高考的你一点帮助。

被数学折磨到痛经,被抬到医务室

数学对很多文科生尤其是文科女生来说,不亚于噩梦般的存在!

比如考学君,在高考结束十几年之后,还会做梦,梦到坐在高考数学的考场上,做不完的题目,算不出来的答案……

满满的空白题目和考试结束的铃声,一起把我从噩梦中惊喜。

在高中,有这样的说法,“学文科,得数学者得天下”、“文科者,抓住数学就是一只脚踏进了名校”……

谁不知道数学的重要性,可想要“拿下它”谈何容易?

小徐在高中时,就被“数学”折磨得痛不欲生。

作为班里的“数学困难户”,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一遍遍的翻课本、没完没了的刷题……可努力有时候并不一定伴随着好的回报,她还是被自己对数学的恐惧打败了。

高二第一次进行空间几何体考试时,她仅得了30多分。

沮丧、焦躁的情绪一直包围着她,在之后一次月考考数学时,紧张的她因为痛经引起的痉挛,被从考场抬到了医务室。

“月考后班主任告诉我,如果不是数学‘拖后腿’,我能考进年级前二十名,并且,如此差的分数也影响到了数学老师的考评。”

几重刺激,让不服输的小徐更坚信:数学必须拿下,身在农村的孩子想出头,高考无疑是最便捷的路子。

病根:越学不会越害怕,对数学的恐惧让她学不好

小徐开始分析原因,在找老师进行充分沟通,并深入的剖析自己,她总结自己数学学不好罪魁祸首,在“心态”。

“身边的人包括自己都会觉得,文科生就是不擅长数学,也一定比不过理科生。”

在她看来,这一心态的背后就是对数学的排斥,更难以静下心来,“想跟学弟学妹们说,文科生想学好数学,首先得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接下来,寻找其他“病因”。

小徐开始从做过的错题里找答案,她将自己的失分点归了三类:

1、粗心之错

表现形式:“呀,这道题明明会的,我做错了”,这样的情况,相信有不少人遇到。

分析原因:审题错误、计算错误、眼高手低等。

解决办法:这一类型的失分是可以避免的,在做题时,集中精力,数学更重在考察语文,读懂题才能答对题。

之后认真地计算得出答案,并反复验算,保证会的题目不丢分。

2、 是非之错

表现形式:不知道你会不会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选择题四个答案,常常能排除两个,然后,就在剩下的两者间犹豫不决?

分析原因:这就是对知识点掌握得不够透彻,理解不够深入,才会有模棱两可的答案。

解决办法:不妨重新巩固该知识点,吃透课本,之后找同类型的题做上至少5道,保证题目看到就能做出来。

3、不知所“错”

表现形式:说到不知所“错”,就是看到题完全读不懂,尤其是问答题部分,不知道如何下手。

分析原因:这就说明,该部分知识点你完全未掌握,同类型题型没有见过、没有做过。

解决办法:那就赶紧找老师弄懂所考知识点——“补漏”,同时,反复钻研同类型题型,做到烂熟于心。

发现的三条病症里,小徐总结,有两项都是源于自己对知识点掌握不牢。

那是不是多做题、猛练习就能化解?

“反复战术”,帮她数学开挂,高考考到149分

有句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凡事还是得“追本溯源”——回归课本。

讲到这儿,相信又有一些同学会质疑:课本上的题太简单了,一看就知道怎么做,高考前的每一分钟都想掰成两半花,回归课本难道不是浪费时间?

“作为数学的‘逆袭者’,我真挚建议,如果你课本上的课后习题是空的,赶紧分章节认认真真地做完。”

小徐说,有时候我们往往败在眼高手低。

调心态、找病因、回归课本,除了这些,学好数学还有一些“小窍门”:“反复战术”

1、记数学笔记,越早记越好

主要记每个章节老师所讲的重点,还有老师补充的知识点或规律,没事的时候就从后往前翻着看。

2、建“错题本”

不少同学都有自己的错题本,可是,你的错题本真正“发挥药效”了吗?

你的错题本是不是毫无顺序,有错题就往上写?

建议:将同类型的错题记在一起,一次、二次、三次……“疼”多了不就长记性了嘛。

另外,不要只记,要做到“反复”。

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头看看自己的错题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儿,记错题的时候,不要只写下正确的解题过程,还要把该题的考点写下来。

不轻言放弃的她掌握了一套“反复战术”,从此,她的“数学生涯”像是开了挂,2007年高考数学1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