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中国好课堂的用户?马上注册
作文指导语文写作技巧
【专家告诉你】传统文和时评文写作上的七不同
2018年05月03日
浏览次数:13
分享:

        高考作文题,之所以都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国考”本身是国家行为和政府意识。

        尽管是一种人才选拔的工具,但又是一种体现特定时代社会文化品格的表征——看这些年青的中国公民是否心智成熟,在特定时代的社会洪流下能否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与责任使命——是否能为这个时代培养出具有健康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公民,同时评价我们的教育在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会不会陷于过度工具化与技术化的误区。这两年,“任务驱动型”作文很火。针对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下附),借助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文章,经厦门外国语学校欧阳国胜老师开“任务驱动型”的写作研究课推广,福建省全省上上下下聚焦,钟情和醉心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让之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地展开。

         “任务驱动型”作文经福建“首创”(以前从来没有这个概念,这样题型倒是不少),这两年风靡全国,高中作文的训练实施大翻转——由依据提供的材料分析提炼观点到带有命题性质的话题作文转变,无论是福建省(省城有代表性和导向性)还是全国的大型考试,几乎是清一色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或“任务型”作文,而这两年的高考好像与之关联不大——即使是与之有点关联的2017年高考新课标一卷的作文题——“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材料)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要求)”,但也要立意——“从中(12个里)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从12个里“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并“选好角度”,这不是立意?并且立意之后,还是要提炼观点并证明观点的。